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已达到45%左右,较多出现的是以学习障碍,情绪障碍,行为障碍等为主的不良心理状况,孩子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家长、学校、社会的重视。然而在与孩子们进行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发现家长们对心理咨询有着不少的误解,往往导致孩子无法得到很好的帮助。
成长都会遇到问题熬一熬就过去了
青少年在成长的各个阶段,都会遭遇一些心理困扰。
比如: 生气、沮丧、害怕、逃避、退缩、无法以平常心面对无法融人校园环境等等,这些心理起伏就像“感冒“样常见。
因此很多家长认为,有情绪波动是正常的,只要耐心开导、熬一熬就能过去,没必要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心理咨询是精神疾病的代名词
02
有些家长一听到“心理咨询”这个词,就会想到精神疾病,认为只有精神病才需要心理咨询。这种误解导致很多家长排斥心理咨询,即使孩子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心理问题,也不愿意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心理咨询就是聊天
有些家长认为,心理咨询就是跟咨询师聊聊天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其实不然,心理咨询是项专业的工作,是心理医生通过专业的手段和方法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心理素质的过程。
温馨提示KINO REMINOER
心理医生其实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场域。给予倾听、理解和陪伴。就像一个容器,孩子可以通过这个容器看到自己,表达自己,理解自己,医生则能够帮助孩子提高应对困难的能力和耐受力,疗愈孩子心灵创伤,引导他们走出负面情绪,建立积极面对生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