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成年人,由于生活的压力、工作的不如意,经常会感到疲倦。而在人们的印象中,小孩子天生无忧无虑,不用为生活担忧,为何也会到“累”呢?

5b1b722d30b0e109945712db71e32e5.jpg

不少初中的孩子总感觉到身体很累,对学习和生活提不起热情。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孩子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上都正在经历很多变化,容易感到疲劳。另一方面是繁重的学习任务和考试压力,也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很大压力,特别容易感到累。

生理性疲劳

生理性疲劳,是指由于生理上的超负荷而引起的。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如果参加了消耗体力的劳动,或者是参加体育运动,都会有一定程度的疲惫感。小孩子一般精力旺盛,好动,在短暂的较充分的休息后,就能很快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生理性疲倦一般都是短暂的,如果孩子长期感到疲倦,那么家长就要注意了。

2心理性疲劳

对于功课压力大的孩子,最容易进入心理疲劳期。特别是上毕业班的学生,由于长时间的重复复习,加上升学压力带来的焦虑情绪,会给心里带来一定的紧绷感,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此时心理的疲劳反应越大。

这种主观体验的疲倦感,不仅会引起人的生理疲劳,而且还会导致孩子对学习的厌倦情绪。如果孩子心理疲劳很严重,就可能发展成为心理病态,影响到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