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隐匿在儿童身边的 “杀手”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抑郁症似乎是成年人的 “专利”,然而,现实却给了我们沉重一击:儿童抑郁症正悄然来袭,成为威胁孩子们身心健康的 “隐形杀手”。

抑郁症,并非简单的情绪低落,而是一种复杂的精神疾病。它就像一片乌云,笼罩着患者的心灵,让他们陷入无尽的痛苦与绝望之中。对于孩子们来说,抑郁症的表现形式可能与成年人有所不同,因此更容易被忽视。

有些孩子可能会变得沉默寡言,原本活泼开朗的他们,突然变得不爱说话,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有些孩子则会出现情绪波动大、易怒、易哭的情况,一点小事就可能引发他们强烈的情绪反应;还有些孩子会出现睡眠问题,晚上难以入睡,或者频繁惊醒,白天则无精打采,影响学习和生活。此外,一些孩子还可能会出现身体上的不适,如头痛、腹痛、食欲不振等,但去医院检查却又查不出器质性病变。这些看似普通的症状,很可能就是儿童抑郁症的信号。

小明的黑暗时光

小明(化名),曾经也是一个充满阳光的孩子,他的笑容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灿烂而温暖。然而,这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改变。

起初,小明的父母只是发现他对学习的热情逐渐减退,原本主动完成作业的他,开始变得拖延,甚至抗拒写作业。课堂上,他也常常走神,注意力难以集中,成绩自然也一落千丈。父母以为他只是学习压力大,或者是到了所谓的 “叛逆期”,便没有太在意,只是一味地督促他学习。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他变得沉默寡言,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愿意和父母交流,也不再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以前那个活泼好动的孩子,仿佛消失了一般。他的情绪也变得极其低落,常常无缘无故地哭泣,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甚至连自己曾经最爱的玩具和游戏,都被他扔在了一边。

有一次,学校组织春游,这本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活动,可小明却毫无兴致,无论父母怎么劝说,他都不愿意参加。看着别的孩子兴高采烈地准备春游的物品,小明却躲在房间里,默默地流泪。那一刻,父母才意识到,小明的问题可能远比他们想象的要严重。

不仅如此,小明还出现了睡眠问题。晚上,他常常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即使好不容易睡着了,也会频繁地惊醒。白天,他则显得疲惫不堪,无精打采,整个人就像被抽干了精力一样。他的食欲也明显下降,以前爱吃的饭菜,现在吃几口就不想吃了,身体也越来越消瘦。

小明的社交也彻底陷入了困境,他开始回避与同学们的交往,在学校里总是独来独往。课间休息时,别的同学都在一起嬉笑玩耍,他却独自坐在角落里,眼神中充满了孤独和无助。同学们邀请他一起玩游戏,他也总是拒绝,渐渐地,同学们也都不再找他了。他的世界仿佛被一层厚厚的乌云所笼罩,阳光再也无法照进来。

转机出现:昆明三一一医院

微信图片_20181218140635.jpg

看着小明的情况日益恶化,父母心急如焚,他们四处打听治疗儿童抑郁症的方法,咨询了许多医生,尝试了各种治疗手段,却始终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就在他们感到绝望的时候,一位朋友向他们推荐了昆明三一一医院儿童康复科,说那里在治疗儿童心理疾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技术,或许能帮助小明。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小明的父母带着他来到了昆明三一一医院儿童康复科。这家医院始建于 2016 年,位于昆明市五华区西坝路 100 号,占地 7.5 亩,医疗用房 3.5 万余平方米,设计床位 600 张,是一家按国家三级综合医院标准建设的,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医院 ,还是云南省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昆明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

昆明三一一医院儿童康复科以知名三级综合医院深耕多年的医疗资源和专业技术为根基,汇聚了国内外著名儿童发育专家、儿童康复专家、儿童教育专家、儿童心理专家等,为发育障碍儿童提供康复咨询、康复指导、康复治疗、家庭培训、融合支持、康复技术研发的一体化、一站式、多学科、一对一高品质的康复服务。

科室以北京三甲名医专家团队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俄红君儿科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贾军朴儿科教授领衔联合会诊,以昆明三一一医院杨小清儿科主任为骨干,配备几十名工作人员组成,包括儿童发育行为专科医生、护士、专业治疗团队(PT 治疗师、OT 治疗师、ST 治疗师、ABA 治疗师、临床心理师),采取行为治疗 + 神经调控 + 康复训练 + 教育融合 + 心理辅导的康复模式,致力于打造集医疗、护理、康复、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专业医教康立体诊疗,儿童发育行为疾病康复科室。

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昆明三一一医院儿童康复科的专家团队深知,儿童抑郁症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药物治疗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专家们详细询问了小明的症状表现、发病时间、病情发展过程,以及家族病史等信息,还对小明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和心理评估。

在充分了解小明的具体情况后,医生为他精准开具了合适的药物,如舍曲林。这种药物能够有效调节小明大脑中的神经递质,让紊乱的神经递质系统逐渐恢复正常,从而缓解他的抑郁症状。在用药过程中,医生密切关注小明的身体反应和病情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剂量。例如,最初医生根据小明的体重和病情,为他制定了一个初始剂量。在服药一周后,医生发现小明出现了轻微的恶心、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于是对药物剂量进行了微调。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小明的不良反应逐渐减轻,而抑郁症状也开始有了明显的改善。

心理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在小明的康复过程中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医院的心理治疗师通过与小明建立信任关系,深入了解他内心的痛苦和困扰。治疗师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小明识别那些负面的思维模式和自动想法,比如 “我很笨”“大家都不喜欢我” 等。

然后,治疗师引导小明对这些想法进行重新评估和挑战,让他认识到这些想法其实是不合理的。治疗师还会教给小明一些应对负面情绪的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积极的自我暗示等。在一次治疗中,小明提到自己在学校里总是觉得同学们在嘲笑他,所以越来越不愿意和同学们交流。治疗师就引导他回忆具体的场景和同学们的表现,让他发现其实并没有同学嘲笑他,只是他自己过度敏感了。通过这样的方式,小明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模式,变得更加积极乐观。

家庭辅导

昆明三一一医院儿童康复科的专家们深刻认识到,家庭环境对于儿童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他们为小明的家人提供了专业的辅导。首先,医生们向小明的父母普及了儿童抑郁症的相关知识,让他们了解抑郁症的发病原因、症状表现、治疗方法以及康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小明的病情,避免因为不了解而产生过度的焦虑和担忧。

在沟通方式上,医生指导小明的父母要学会倾听小明的心声,尊重他的感受和想法,不要轻易打断他或者否定他。当小明表达自己的情绪时,父母要给予积极的回应,让他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比如,当小明说自己今天在学校很不开心时,父母不要马上说 “别想那么多,开心点”,而是可以说 “听起来你今天过得不太好,愿意和我们说说发生了什么吗?” 此外,医生还教导父母要给予小明足够的关爱和陪伴,多安排一些亲子活动,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在周末,父母会带着小明一起去公园散步、放风筝,或者一起看电影、做游戏,让小明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快乐。

重获新生:小明的康复之路


经过一段时间的综合治疗,小明的病情逐渐有了好转。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睛,重新焕发出了光彩,脸上也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笑容。他不再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而是主动和父母交流,分享学校里发生的趣事。他也重新找回了对学习的兴趣,每天都会认真完成作业,还会主动阅读一些课外书籍。

在社交方面,小明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不再回避与同学们的交往,而是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课间休息时,他会和同学们一起玩耍、聊天,重新融入了集体生活。他还结交了一些新朋友,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让小明感受到了友谊的温暖。

小明的睡眠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他不再难以入睡,也不会频繁惊醒。每天早上,他都能精神饱满地迎接新的一天。他的食欲也恢复了正常,又开始爱吃那些曾经喜欢的饭菜,身体也逐渐变得强壮起来。

看着小明的变化,父母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感慨地说:“昆明三一一医院儿童康复科就是小明的救命稻草,是这里的医生和治疗师们给了小明第二次生命。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真的不敢想象小明的未来会是怎样。”

消除误区,关注儿童心理健康


小明的故事并非个例,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像他一样的孩子正在遭受抑郁症的折磨。然而,社会上对于抑郁症,尤其是儿童抑郁症,仍然存在着诸多误区。

有些人认为,抑郁症就是矫情,是软弱的表现,只要自己调整一下心态就能好。这种错误的观念,让许多抑郁症患者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支持,甚至遭受歧视和误解。他们不敢承认自己患有抑郁症,也不敢寻求帮助,只能独自承受着痛苦。

事实上,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它与患者的性格、意志力无关,不是简单的心情不好,而是由生物、心理和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就像我们不会因为一个人感冒发烧而指责他软弱,对于抑郁症患者,我们也应该给予更多的理解、关爱和支持。

我们要加强对抑郁症的科普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抑郁症的症状、病因和治疗方法,消除对抑郁症的恐惧和偏见。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该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孩子们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设相关课程和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让他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点亮更多希望之光


小明的康复,是他个人的重生,更是昆明三一一医院儿童康复科专业实力的有力见证。在这里,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怀揣着对孩子们的关爱与责任,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精湛技术,为孩子们驱散心中的阴霾,重新点亮希望之光。

他们不仅关注孩子的疾病治疗,更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们始终耐心陪伴着小明,给予他鼓励和支持,让他感受到温暖和关爱。正是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小明逐渐打开心扉,积极配合治疗,最终战胜了抑郁症。

小明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儿童抑郁症并非不可战胜。只要我们能够及时发现,正确认识,积极寻求专业帮助,就一定能够帮助孩子们走出困境,重新拥抱美好的生活。

在此,我们呼吁每一位家长,都要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留意他们的情绪变化和行为表现。如果发现孩子可能存在抑郁症的迹象,不要犹豫,不要拖延,及时带孩子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寻求帮助。昆明三一一医院儿童康复科,将始终为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与家长们一起,守护孩子们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