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田今年上初二,学习成绩好,是个让家长、老师省心的孩子,唯一的遗憾是:个子矮。刚上小学的时候,小田并不是班里的矮个子,在班里都是坐中后排的,可随着年龄的变化,同龄孩子的身高都慢慢超过了自己,唯独自己的身高不见变化,小田非常失落。

家长对身高了解不多,认为身高就是靠遗传,就一直没有进行干预,有次在网上看新闻说孩子身高不足是缺乏生长激素导致,才了解到孩子身高不只是靠遗传,后天干预才是关键,于是上网查询,了解到昆明三一一医院儿童康复科专业治疗儿童这类生长发育疾病,上周带孩子找到了赵增贵主任。赵增贵主任经过详细检查以及拍摄骨龄片发现,小田骨龄已经偏大2岁,生长潜力严重受限,好在小田骨骺线并未完全闭合,需要马上干预!针对小田的情况,赵主任为其制定了个性化的诊疗方案,通过中医调理,物理治疗,运动干预及饮食等方法,帮助小田全面长高!

有很多像小田的家长一样,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身高只能受遗传影响,无法后天干预,其实从生长发育角度来看,人的身高大概70%靠遗传,30%受后天影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运动、睡眠、疾病等后天因素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影响。

怎样监测孩子身高发展趋势呢?

想要准确了解孩子长得好不好,知道将来能长多高,骨龄评估是必不可少的。骨龄评估的结果可以帮助我们及早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潜力以及性成熟的趋势,并能预测儿童的成年身高。

如果骨龄-实际年龄的差值在±1岁内,属于正常生长,可以每年检测1次,便于及时发现生长偏离。

如果骨龄-实际年龄的差值在±1岁以外,需要额外注意,排查病理性问题,半年检测一次骨龄,计算身高/骨龄生长速度。

骨龄的生长除了遗传影响,还受到运动量不足、儿童肥胖、长期熬夜、饮食缺乏营养、或高蛋白、高油高糖高盐、高热量、吃补品、不明成分的“促进长高/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的药品、环境污染(塑料等所含的类雌激素样物质)等因素的影响。

同时,性早熟更会造成骨龄的加速生长。但是骨龄提前绝不等同于性早熟,虽然临床上性早熟的孩子往往伴随有骨龄提前。

哪几类孩子需要定期检测骨龄?

根据骨龄和生活年龄的差值,家长们可以对孩子的发育程度做到“心中有数”。那么,孩子出现哪些情况需要测骨龄?

1、发育异常

身高明显高于或明显矮于同龄人的儿童,以及身高生长速度明显减慢或加快,需要适当控制骨龄,延长生长周期。

2、性早熟

女孩在7.5岁之前,出现第二性征,如乳房发育、甚至来例假、长出阴毛腋毛;男孩在9岁之前,出现阴茎、睾丸增大,甚至变声、喉结突出、长胡须、长阴毛腋毛;

这些情况都属于“早发育”。会导致骨骼发育提前,生长周期会缩短,一定要控制骨龄。

3、过度肥胖

过度肥胖影响骨骺的生长,肥胖的小朋友虽然短期内比同龄人高一点,但其内分泌紊乱可加速骨骺的快速闭合,影响终身身高。

4、希望长得更高

假如家长对孩子身高有明确期望值,就需要控制孩子的骨龄,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因为性激素大量的分泌,会加速骨龄的生长,加速骨骺线的闭合。

青春期既是长高冲刺阶段,也是即将停止生长的黄灯预警。如果想长更高,一定要控制骨龄。

昆明三一一医院儿童康复科赵增贵主任提醒:孩子想长高,除了受遗传因素影响之外,后天的科学干预才是关键,早干预早治疗,让孩子达到理想身高,不再是梦想!